钝丁篆刻,丁的篆刻字体

丁佛言18781931。山东黄县人,本名世峄,一字松游,晚号迈钝、还仓、疏盦,斋堂为还仓室、松游盦,政治家。好研究古器,善写籀篆,工刻印,丁氏于许慎说文解字一书金文之缺,研讨多年,曾助吴大澂摹写金文,编成说文古籀补,后又精订细考,尤于出土之陶文,详加溯源审校,颇有新发现,遂编撰成说文古籀补补,存世有说文古籀补补、还仓述林。印章定制爱篆刻#书法篆。

钝丁篆刻1、明清流派篆刻六师都是谁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

钝丁篆刻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钝丁篆刻2、丁敬篆刻三炮绿印章

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丁敬像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浙江杭州人。工书能诗,精于鉴赏,收藏颇丰。著有《武林金石录》、《龙泓山馆诗钞》、《砚林集拾遗》、《龙泓山人印谱》等。

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不赴而归,在江干市肆酿酒为生,以布衣自乐。晚年家道衰落,贫困交加,但仍洁身自好,丁敬好金石,工篆刻,篆刻宗秦汉印篆和前人长处,又常探寻西湖群山、寺庙、塔幢、碑铭等石刻铭文,亲临摹拓,不惜重金购得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又不囿成规,因此技法大进。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独树一帜,别具风格,开浙派之先河,世称浙派鼻祖,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丁敬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