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楷书、草书相比,行书有以下几个特点:行笔加快附钩增多行书即楷书的快写。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行笔加快,由于行笔加快,笔画和笔画之间便带出小小的附钩,或者出现顺势连上的细线,也称引带、牵丝,附钩、引带、牵丝有断有连,还有空连、神连,这就使得行书笔意贯通,神气相连。以点代画以转代折由于行书的运笔加快,它的笔画起止运行不能再像楷书那样繁杂,而要删繁就简,因而使基本笔画失去原来的特征,甚至用点画来代替、横、竖、撇、捺。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的用笔的特点是:起笔如楷,运笔如草,点画应接,笔断气连,主笔沉着,连笔轻细。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行书用笔特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落笔行笔收笔行书书写时,每一笔点画都有落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1、落笔:指的是开始书写点画时的起笔;2、行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的中间运笔;3、收笔:指的是书写点画结束时的用笔。

如竖画,上为落笔,中为行笔,下为收笔。如撇和捺,头为落笔,中为行笔,尾为收笔。落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二、提笔按笔行书的用笔很讲究提按,这起到点画粗细变化和节奏的轻重作用。1、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提笔要轻,笔迹要细;2、按笔:就是笔在纸上按下。按笔要重,笔迹要粗。如:“毛”字的短撇和“领”字的斜撇,右上粗,左下细,都是先按后提;如“拉”字的平挑和“钢”字的斜挑,左下粗,右上细,也是先按后提。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末。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率。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它的用笔也兼用楷书的点画和草书的使转。不过,这种兼用不是生硬的套用,而是为着书写的便利和体势的需要而有所选择、有所变化、经过加工提炼的有机结合。
就其大体而言,近于楷书的行书(即行楷),其点画形态主要是因承楷书,但由于书写的速度与节奏比楷书快,笔锋在点画中不可能有更多的停留时间,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大都顺势而为,这就不能不使原有的楷书的点画形态有所改变而自然形成新的用笔特征。近于草书的行书(即行草),为着保持字形的易识性,则多是借用草书使转用笔的原理和笔势,而具体的作法又与草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