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书法水平,努力锤炼自己董字行草书的书法功底,决定从即日起,再次通临一遍董其昌行书名篇古董十三说,字数大约1200余字。希望得到头条君以及书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大家啦!下面是自己临习董其昌古董十三说第一部分,与诸位一起交流,请大家多多斧正为。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的美学特点便是在狂乱中都觉得优美。古代草书大师颇多,下面是草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十位草书大师。张芝张芝,生卒年不详,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张芝书法的原迹流传极少,只有宋刻的《淳化阁帖》卷二载张芝五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王羲之王羲之(303361),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张瑞图最著名的草书书法作品是《何太复先生诗》。拓展资料如下:张瑞图(15701644),明代官员、书画家。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汉族,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
张瑞图存世作品即甚多,以行、草为主,此卷《草书千字文》是其宏幅巨制。《千字文》的文字内容,是由南北朝梁武帝时周兴嗣编次的,为我国古代识字的启蒙读物,由於它由一千个不同的字组成,以后也成为历代书法家甚感兴趣的书写内容,纷纷以一体、二体或四体、六体写《千字文》,其用意,一是作为他人学习书法的范本,故书家作多种书体以供人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