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眼看世界中国最顶级的国宝丧乱贴它现估价6.5亿。上榜理由:流落到日本的王羲之精作,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丧乱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人生不光有眼前,还有诗和远方人生的精彩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你的经。

王羲之名帖有《大观帖》、《姨母帖》、《哀祸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等,具体如下:1、《大观帖》大观帖(NotesofDaguanPeriod),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2、《姨母帖》王羲之代表作。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姨母帖》为唐摹本,6行,42字。作品书法风格,不类传世王羲之诸摹本。其朴厚而多隶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3、《乐毅论》《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近日,抽空临习王羲之尺牍九篇,都是王羲之与亲友之间的私人信函,每件不过数行,内容无非报近况或述杂事,但能看到挥毫寄兴,寥寥数语,赏心悦目,魅力无穷。原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gòu,读构)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