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我同事,他很肯定地告诉我,中间一列第三个字写错了,我告诉他没错,他硬是不信。这是刻在石头上的一首诗,熟悉的朋友应该很容易全部认出来,我同事瞄了一眼很快就读出来了,只是他觉得中间一列第三个字写错了,他说没见过这个字,我说这个字就是闲啊,他不信,我翻开中华草书常用字字汇给他看,果然有这种写法,他说大开眼界了。哈哈,大家有没有认出这个字,如果你们感兴趣,不妨也弄一套中华草书常用字字汇看看,常用字的行书,草书各种写法都有介绍,参照认字练字非常不错。

1、草书的特点是流跌宕落笔,运转龙蛇;流悬腕中锋,挥洒舞墨;流九霄拔势,神闲张狂;流纵横洒脱,一气呵成;流悬岩掣电,放海之势;流法度可为,天资禀赋;流结字贵奇,气脉尤畅;流笔力筋节,承合转换。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2、章草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有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草书的特点是:流跌宕落笔,运转龙蛇;流悬腕中锋,挥洒舞墨;流九霄拔势,神闲张狂;流纵横洒脱,一气呵成;流悬岩掣电,放海之势;流法度可为,天资禀赋;流结字贵奇,气脉尤畅;流笔力筋节,承合转换。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如图(名家手迹18款,点击看大图)。一、“简”的草书写法二、“简”的字源解说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夹杂。简,金文会义线索不明。有的金文(竹,作为文字载体的竹片) (闲,夹杂),表示编绳上竹片相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远古时代先民将文字刻划、铸印在甲骨或金属器皿上,便于信息的永久保留,但技术复杂,效率不高;后来先民发现,耐潮耐温的竹片虽不如甲骨、铜器永固,但在竹片上书写,方便而高效,可谓“简单之至”,遂称之为“简”。
古代可移动的文件中,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札”或“牍”;若干“简”或“札”编缀在一起叫“册”。造字本义:名词,编扎在一起的写字竹片,扩展资料“简”的组词一、简朴[jiǎnpǔ](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陈设~。衣着~,二、简易[jiǎnyì]1、简单而容易的:~办法。2、设施简陋的:~公路,~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