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古今,须知那些书法大家并非是练毛笔字练成的。练毛笔字只能练成舘阁体、写经体、记账体,练不成书法,书法大家无不是在弄懂了笔法以后按运腕笔法苦练而成的,虽然各家风格不同,如王羲之潇洒,张旭颠狂,颜真卿雄強,赵孟頫柔媚,但无一不合下笔用力,肌肤之丽的折钗股、锥画沙笔法无一不具风格独特的高雅笔墨神韵。决非状如算子的实用书写字,更非随便乱抹的信手涂鸦体。

在刚开始时,老师是让我从篆书开始,练的是清人吴让之的崔子玉座右铭贴。理由和前面那位书法专业的学生相似,学习掌握结构和线条。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气息的运用和驾驭。篆书的线条都是很均匀的,每一笔每一画写得均匀不是那么容易的。字写着写着你就会明白,不是用手写不是用笔写,其实是在用气写。再插一句,气息这个东西在中国艺术领域非常贯通,掌握领悟得好,其它类项如国画,弹古琴,太极都很容易理解上手。

老师也没拦我,练了几天,发现很难,难在它很正,太正了,初学的人手脚不灵活,功力不到,在这些框架里显得无比笨拙。后来老老实实听老师的建议练颜真卿,当然挑颜体范贴其实也有讲究,颜真卿早年的帖还是很受前辈书家的影响的,如《多宝塔碑》,晚年后风格才形成,如《颜勤礼碑》、《麻姑仙坛》等。建议练《颜勤礼碑》,细细体会其中筋骨血肉,还有唐人的气魄,以及一位将军的心胸。

毛笔字的笔画是一副书法作品的灵魂,要想练一手好字,就要细心掌握这12个字的形态和运用,方能使之后的作品美观,大方,得体。“一二”,这两字为横,是毛笔字中最基本的笔画,楷书中的一横,以颜真卿在其《颜家庙碑》为例,先从右下落笔,自左向右力度锐减,以顿笔收尾,“二”同样是横,但是不能同“一”一样,有过多顿笔,“二”上面一横应起尖笔,右边避免缺口,上横圆润收尾,长横与短横相互结合。
“十干”,这两字主要为练习笔画中的竖,竖的写法为:右下重起笔,以顿笔向下方快速书写,收笔留锋,“干”中的竖笔则以轻而快入笔,所以写法并不为统一,毛笔字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千左生川”这四个字中的笔画有横、竖、撇、捺,其中撇在毛笔字中大部分运用在横的上面,“千、左”字中的为长撇,“生”中短撇,撇可以稳住一个字的重心,捺在一个字中为主笔,由轻到重再到轻,这四字需要四个笔画的配合书写,需要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