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书法家、中国草书之祖张芝汉太尉张芝书张芝,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人。东汉书法家、草书之祖,大司农张奂的儿子,出身名门,拒绝朝廷征召,潜心研习书法,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李志敏评价:张芝创造了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

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一、历史《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二、发展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香字的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香字的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拼音:xiāng部首:香部外笔画:0总笔画:9五笔86:TJF五笔98:TJF仓颉:HDA笔顺编号:四角号码:20609笔顺: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横释义: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水。~皂。这花真~。2.食物味道好:饭很~。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
5.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货物在农村很~,6.香料:檀~。沉~,龙涎~。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蚊~。烧一炷~,8.亲吻:~面孔。9.姓,扩展资料汉字演变:常用词组:1.香案xiāngàn[incenseburnertable]香几,用来放香炉的长方形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