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柳公权楷书的真正水准,比神策军碑还精彩,被赞为古今第一小字这人们常说练字先练楷,楷书是应用度较高的一类书体,多数人在练字时都会选择以楷书入门。唐楷是练习楷书的首要选择,唐楷较为著名的便是初唐四家,但要说哪一位能将唐楷诸家之风尽情展现,那就是柳公权,柳公权,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自创柳体与颜真卿合称颜筋柳骨,其书法初学王羲之。

柳公权可以说是唐楷的集大成者,他将颜、欧等唐代诸家笔法融合,因此其楷书理论较为完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楷书体系。他追溯魏晋之风,取魏碑的斩钉截铁之势,使其楷书结体严谨、点画瘦硬、尽显筋骨之力,不会像欧体那般整肃紧结。与颜体宽阔刚健之姿相比,其字更为瘦硬,似有清韵之风,并且他的字楷法严谨,精准细到,因此历代书家多主张初学者学习柳体。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蒙诏贴》白麻纸,七行,二十七字。

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2.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竖画顿挫有力、挺劲瘦长、凝练结实、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笔干净利落。总体上内敛外拓、中宫收紧、四肢开展,于严谨中见疏朗开阔的风姿。
2、柳公权的书法作品有哪些柳公权的主要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九疑山赋》《蒙诏帖》《全刚经刻石》《冯宿碑》《伏审帖》《十六日帖》《神道碑》《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送梨帖跋》等。个人介绍: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状元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