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出土柳公权巨幅真迹,整幅5000多字,堪称20世纪的书法大发现!初学书法从楷书入门,乃是书法界千年以来的学书正途,这并不是因为楷书是所有书体的基础,而是因为学习楷书所需要的技法涉及到了其他的书体当中,当你把楷书写好了,再去打通其他书体,就能够游刃有余了。而书坛公认唐楷乃是楷书最高水平的代表,但可惜的是,唐代楷书名家当中传世的楷书寥寥,许多因为刻本剥蚀过于严重,而学习价值不高。

这件作品就是柳公权的巨幅楷书金刚经。唐文宗时期,天下之人信奉佛法的很多,当代柳公权的书名极盛,他书法地位之显赫,天下闻名,于是,唐文宗敕令柳公权抄录金刚经百通,柳公权于是历时三年,完整了这一巨大的书法工程。柳公权抄录完成的这一百通金刚经分别藏于西安、洛阳、咸阳、敦煌等全国重大的庙宇进行供奉,并且还请高手匠人对此作进行了刻制,其拓本也分藏于全国各地。

佛陀但凡说法都是以大乘法为中心,而所有大乘佛法又以般若部为中心。是的。如梦幻泡影,其含义就是空。就像佛祖所说:“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空幻不实的,是短暂的,是非恒,最终都如泡影一样破灭掉,因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过!”凡人与佛陀的区别就在于无中生有。所以修行者应像佛所说的那样:“应做如是观”。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以空理来看待这虚假的一切。

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介绍柳公权(778--865),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
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皇家侍书生涯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柳公权诞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