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清光绪皇后:叶赫纳拉静芬。慈禧太后的内侄女,含胸驼背,脸长秃额,身体单薄,因为取得适位是靠慈禧太后撑腰,她和光绪帝的关系很不好,光绪帝死后,静芬被尊为隆裕皇大后,她喜欢写草书,写得还很不错。自古女人学草书的不多,更何況是皇后,这在书法史上较为罕见,后来有人把隆裕说成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实际上,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静芬只不过是一个牺牲品。

因为这件事情,她一直郁郁寡欢,痛恨大清江山葬送在自己手中。在郁闷中走完了一生。为啥不开开心心?男人死了,婆婆也不在了,江山社稷都拱手相让了,自己清清静静做个太后不行吗?有数不尽的文房四宝,也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也有吃不尽山珍海味,就是一个故宫,打开做个博物馆也可以养活全家,大家在一起团团圆圆多好?难道要刀妃革命,把自己身家性命搭上?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主要区别是字形和书写笔画顺序不同。字形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长盛不衰。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书写笔画顺序草书书写笔画顺序自成章法,与其它字体书写笔画顺序不同。楷书,隶书,其书写笔画顺序与现今相似: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以上为“后”的行书写法。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草和行楷两种,主要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而产生的,它不像草书那么潦草,又不像楷书那么端正。平时行楷比较常用,行草则是艺术性高而实用性不足。我个人的看法是,楷书体现的是一种端庄的美,而行书则体现了一种灵动的美。行书主要运用了连笔的技巧,将一些笔画合理地结合起来,用一些连丝带着,不仅加快了速度,更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味。
3、草书之后是什么书草书之后是天书。草书难认,天书更难识,edtobefriendsw。草书是在楷书后,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创造出的一种书法,是用草书规范写的”简体字“(简化字多是从草书来),草书是从书法艺术讲,不是书体。论书体,楷书、行书和草书后,手写的书法就只有个人书法风格艺术特征了(如瘦金体,其实也是书法风格创新的一种书法艺术),书体上没有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