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新我——用左手写的一幅行书,转发大家,一起欣赏。这幅行书,抄写王之涣登鹳雀楼——我对这首诗,记忆犹深,刻骨铭心,我上小学二年级时,参加全市小学生书法比赛,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下,楷书抄写这首唐诗,写到最后落款时,有点马虎,也许是紧张,王之涣写成了王涣,,一幅作品毁了,重写,还被父亲抽了一巴掌。这该死的毛笔字!这害死的白日依山尽。

拼音:【wéi】,【wèi】笔划:4部首:丶结构:单一结构繁体:为笔顺:点、撇、横折钩、点释义:[wéi]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是。5.治理,处理。6.被。7.表示强调。8.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9.姓。[wèi]1.替,给。2.表目的。3.对,向。4.帮助,卫护。组词及造句:1、为了解释:表示目的:一切~社会主义|~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造句:为了使你和你的雇主之间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你们双方必须在合同上签字。2、行为解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正义的~|不法的~。造句:我见到他母亲时,对他的古怪行为原因突然明白了。3、认为解释: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我~他可能担任这项工作。造句:这个建议在会上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没有人认为它是个好主意。

挺珍贵的。他的作品也曾多次参加上海与日本大阪书法交流展,并多次参加了中日,中韩,中新(加坡)的国际书法联展。费声骞(1941~2008)原名费声钱,浙江镇海人,斋号,无寐楼,少从任政学隶,后由任政引荐,亲炙于沈尹默,主修行楷书,列序门墙,笃守师训,为沈氏晚年主要入室弟子。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顺势入笔: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挑出锋。
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如下页,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点画呼应:由于行书收笔不再回锋作顿,而多是将笔锋提出,所以形成了点画的附钩和挑趯,即上笔终了时顺势带下,而下笔自然承上,使点画之间虽断似连,笔断意连,产生了明显的顾盼呼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