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行书草书对照表,五种书法字体对照

愚以为:楷有楷法,隶有隶法,草有草法,行有行则,篆有篆法。每种书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各有各的仪态和艺术美,楷书写的公正端庄不能代替隶书的古朴厚重,不能取代篆书的清峻高雅,不能遮蔽行书的灵动俊逸,与磅礴大气的草书更不具可比性,我们习写书法,欣赏书法艺术,做一个传承者或者看客足已,不能捧高一种书体贬低别的书体,更不能用一种书体去鉴定另一种书体。

楷书行书草书对照表1、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代表人物是谁及作品

隶书:蔡邕《熹平石经》《曹全碑》也不错,只是不知道谁写的。草书:张旭,怀素】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隶书起源于秦朝,在汉朝达到鼎盛时期,是汉朝的官方字体,有很多汉碑艺术价值都很高。比如《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等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就是字与字之间没有连接,而今草有链接。章草的代表作是《平复帖》,今草的代表人物有张芝、张旭、怀素、智永、祝允明等人楷书形成于晋朝末期,唐代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代表人物数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代表作分别为《九成宫醴泉铭》、《多宝塔碑》、《玄秘塔碑》、《胆巴碑》。

楷书行书草书对照表2、书写楷书、行书、草书分别用什么毛笔?

写楷书最好用兼毫毛笔“加健大白云”,兼毫笔刚柔相济适合写楷书。下图是加健大白云。写行书草书最好根据字体风格的不同选用长峰羊毫或狼毫。见下图。楷书用笔锋短一点的,一般采用羊毫和兼毫,行书用中峰,草书用长峰,一般采用兼毫和狼毫,具体情况看个人的适应情况,执笔无定法,用笔走中峰。一支笔就可以了。一支笔就足够了。对不起本人不知道您另请高明吧。

楷书行书草书对照表

在书写楷书时十分强调用笔的笔力、笔试和笔意,讲究相互之间的长短结合,曲直并举、刚柔并济。楷书是静态书体,运笔速度较缓慢,因此需要选用笔锋尖齐,笔腰较强健的毛笔,所以用狼毫笔最为合适。二、行书是一种统称,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

3、楷书行书与新华字典对照表的区别

书体来源不同。行书始于汉末,属于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为了弥补楷书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是最常用和最实用的书体,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际上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书也叫正楷、正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辞海》书中解释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字体,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书体,笔画平直,练习容易,一般作为入门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