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的认识,谈谈你对书法的认识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书法的认识,就是倒背如流满获奖作者名录,俨然成为追星族,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展览体盛行,是对书法摧毁性的打击。爱书法的人貌似多起来,但真正懂书法的人越来越稀有,黄金年华,正是夯实基本功的好年龄,不浮夸、不跟风,笃学深耕,才是对经典的敬畏,文化复苏才有希望。

对书法的认识1、谈谈你对学习书法的认识?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字是方块文字,每一个字在造字之初都是一幅图画或者一个故事。引导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汉字几经演化,到了今天的地步,简化到今天,我们只知道它现在的意思,它的本意都不得而知了。通过学习书法,不仅能让孩子把字写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文字学的知识,比如部分繁体字(因为古人的字帖都是繁体的)。

对书法的认识

先说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孩子通过学习书法,那把字写得很好。作为中国人,能把自己的汉字写得漂亮,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一个人有一手漂亮的字,那是跟随他一生的,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无论是用于日常的交流,还是在将来学习就业,都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再谈艺术性,通过学习书法,孩子的审美能力提高了,眼界高了,知道什么样的书法是好作品,懂得了欣赏艺术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对书法的认识2、书法的性质和功能结合自身讨论对书法的认识和感悟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杨振宁在《中国文化与科学》中说:“我有一个朋友,熊秉明,是一个书法家、画家、雕塑家,又是一个美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他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书法最能够体现这个抽象化、浓缩化的精神。”当代著名书法家潘守宇说书法,我认为有三要素:1,人品:心正则笔正,(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欣赏奸臣蔡京的书法作品,而推崇蔡襄的书法!)人品不高,笔墨无法。范曾什么人写什么字,什么人画什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