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传下来的1166个绝美草书,堪称书中龙象,每个字都有几十种变化!在历代传世的经典法帖当中,每一种书体都有许多传之千年的法帖,比如楷书领域有著名的化度寺碑和皇甫诞君碑,被誉为唐楷第一。在行书领域,有著名的集王圣教序堪称行书的教科书,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一件学书范本,而同样,在草书领域,也有这样的一件神帖,此作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书中龙象的称谓。

此作便是著名的十七帖。这十七帖的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这件作品有17件字帖,而是因为起首的两个字是十七的原因,此作总计有二十九件信札,乃是王羲之从公元347年到公元361年,这十四年间写给他的好朋友周抚的信笺。据说唐太宗曾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的王羲之真迹,同时也不惜巧取豪夺,将王羲之的法帖据为己有,到了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在内府当中所藏的王羲之法帖真迹总计有3000多幅。

米芾的行书字帖最出名的是《天衣怀禅师碑》,也被称为《神先告梦帖》。米芾在书法入门的时候,表现出了屈原的求知精神,他最初跟随褚遂良、欧阳询等唐朝名家,在苏东坡的授意下,他开始以“二王”为基础,经过漫长的“集古字”,终于有了自己的风格。努力当然很重要,但有些创意在艺术创造中常常很难得到。米芾四十五岁那年,米芾在一次梦游中,得到了一位仙人的指点,在梦中书写了一幅字,醒来之后,便再也无法书写,这幅画,便是米芾所著的《天衣怀禅师碑》,也称《神先告梦帖》。

米芾能得到仙人的指点,肯定是有原因的。米芾曾经说过,他的书法水平,最多也就是偶尔能写出一两个好字,但《天衣怀禅师碑》的笔法和章法,却是将阴阳的变化,表现得极为自然。米芾的书法作品,是历代文人墨客追寻书法变化,最终进入魏晋时期的一个重要典范。而《天衣怀禅师碑》则是一幅极为自然、灵动的作品,是“不求工巧,求精”的好作品,被誉为“米书之首”。

米芾最有名的书法字帖:《乐兄帖》在米芾生平的创始作品当中,能够体现他生平书法气质与境界的乃是他的尺牍作品,而在传世的所有尺牍信札当中,有一件作品堪称他书风的最佳代表,此作便是他的《乐兄帖》。公元1096年的时候,这一年米芾46岁,他刚刚辞去了一个县令的职位,离职之前他写下了著名的《拜中岳命作》,后来领了一份闲职,宠命优渥的他自然是不慕荣利,藐视权贵的,因为与皇家有着特殊的关系,所以他的行止见识以及为人都极度自我,这也是形成他的这种书风的一个原因。

名碑有《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衡方碑》.。《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衡方碑》《曹全碑》。1、曹全碑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2、张迁碑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
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东汉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3、史晨碑史晨碑为两面刻,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4、乙瑛碑乙瑛碑,书风颇严谨,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