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高人文徵明,写下这卷忧国忧民的书法,这小楷不愧是名动海内,放大十倍看依然完美,网友却说是二田书法明朝版!文徵明可以说是明代小楷第一人了,即使是与历史上众多小楷名家相比也不落下风。在草书极盛的明代,文徵明别具一格,以小楷、行书打出一片天地,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清四家之一的翁方纲也赞扬他:文衡山出,而江左字体多用文家笔意。
作为隐士高贤的他,写得最多的是陋室铭。不过他有一件作品很特殊,一改不问世事的态度,而是抒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怀,此作就是圣主得贤臣颂。相比于文其他小楷作品,这一帖写得似乎更加用心、笔笔求精致,所以即使放大10倍来看,都毫无败笔,堪称完美。文徵明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其小楷也是如此,而名师出高徒,其父文林请好友吴宽教他诗文,吴门画派开创者沈周教他绘画,书法家李应祯教他写字,这都奠定了他厚积薄发的质变基础。
1、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_小楷书法《金刚经》欣赏《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是宣说般若空义的代表作之一。《金刚经》古来依无著和世亲的论释为中心被理解,尔后由三论、天台、华严、法相、禅、真言等各宗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发展。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希望你们喜欢。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1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2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3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4金刚经小楷书法欣赏5金刚经成立背景《般若经》的规模相当庞大,其确切数量迄今仍无法确定。
玄奘所搜集并编纂而成的《大般若经》,总共十六会。开头五会是根本般若,其余归为杂般若。根本五会中,第一会最详,有十万颂(汉译四百卷,接近四百万宇);第二会二万五千颂;第三会一万八千颂;第四会一万颂;第五会八千颂。从《大般若经》来看,一般认为根本五会是由小本(略)发展为大本(详)。
2、小楷书法作品如下:1、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仅存十三行,所以这个碑帖在书法界就被称为《十三行》,虚和简静,灵秀流美。被称为是小楷极则,小楷书法中的一个经典。2、钟绍京《灵飞经》,唐朝佛教道教都比较昌盛,印刷术需要大量的佛经,于是抄经体书法应运而生,然而抄经体书法里良莠不齐,这个灵飞经就是抄经体书法的代表作,清朝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形容《灵飞经》之美“如新莺歌白啭之声”。
小楷个头虽浓缩了,但是美起来,动人心魄的力量不亚于榜书、摩崖。历史上的小楷,总共可分为两类,用老百姓的话说,一种是胖的,一种是瘦的,胖的代表是钟繇,其传人有祝枝山、王宠、傅山、刘墉;瘦的代表是王献之、灵飞经、赵孟、文徵明、溥儒总的来说,胖的古朴,散淡,瘦的精致,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