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可是说是历史上真正拥有较高的书法绘画才能,并称得上艺术家的皇帝。他的艺术成就无与伦比,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他的世界,1宋徽宗的传说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出生于汴京,他在位期间追求奢靡、以致民怨四起并埋下北宋靖康年间的祸根。赵佶自幼养尊处优,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2宋徽宗的眼光王希孟是宋徽宗赵佶的学生,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王希孟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用半年时间绘成名垂千古的杰作之一。3宋徽宗的书法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瘦金体的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瘦金书”是宋徽宗独创的一种楷书,宋徽宗喜欢鹤,也常画鹤,所以“瘦金书”也有些“鹤韵”。“廋金体”的特点是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形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而且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瘦金书”在书法历史上的影响,主要在于一种新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所以人们一般都把“瘦金书”做为宋徽宗的书法代表作。

宋徽宗擅长画花鸟、山水、人物,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宋徽宗曾用生漆点画鸟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给画家以优厚的待遇,鼓励画家创作优秀的作品,所以当时出了米芾、张择端这样的书画大家。

瘦金体是一种瘦挺爽利毛笔字体,其特色是暗藏锋芒。宋徽宗瘦金体讲究瘦挺爽利,绝不拖泥带水,尤其是一撇一捺显现出侧锋如刀,暗藏锋芒。笔者认为:从整体感官上来说,瘦金体确实把“金”在五行文化中沉静肃杀这一特性体现了出来。因为瘦金体瘦挺爽利并且暗藏锋芒。瘦金体虽然瘦,但是感官上绝不小,反而给人一种苍劲力量感,感到一种含蓄内敛气势。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难学也是瘦金体一个特色。如何练习瘦金体首先是要临墓,经过反复大量的临墓,体会揣摩其执笔运笔的特点和技巧,便会对瘦金体有所感受。临墓可选择字迹清晰,附带运笔形势讲解的字帖。建议用宋徽宗的瘦金体字帖,如《楷书千字文》,硬笔可临摹苏轼、曹雪芹、李白等人的诗词文本。毛笔可以选择狼毫,笔锋比较长一些,如果你有勾线的基本功,可以选择勾线笔。
3、赵佶书法瘦金体赵佶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