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学书法应该从楷书学起。宋珂说,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本矣!这里所说的本,我以为就是楷书,汉字最早从彖书开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形成了楷书并法定和固化了字的结构、偏旁部首和它的笔划,这就是楷书,古时历代的学堂学生学写字,都是从楷书写起,各种考试或各种行政文书也都要用楷书,楷书已经成为汉字的基础字形。那么以后所陆续产生的隶书、魏碑、行书、草书等,都是楷书派生出来的字体,都是以小楷或楷字为基础的,都是楷书的变种和演化。

楷书作为最常见的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与隶书相比更加的简单化,字体横平竖直。所以现在许多人练习字喜欢用楷书。在楷书之前还有很多别的字体,比如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后来出现了隶书,楷书就是后来从隶书中演变而来的。首先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其次就是商朝末年的金文,然后就是西周后期的大篆,接着是秦朝大一统时期的小篆,还有是秦朝的隶书,最后就是楷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它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字工具,已经传承发展了几千年,是我国的一大文化瑰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汉字它的演变历程。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用的字体大部分都是楷书形式的,那么在楷书之前,汉字又经过了哪些发展呢?在我国古代首先发展的字体就是甲骨文,最早用甲骨文的朝代是殷商时期,在那个时期,甲骨文的载体是兽骨或者龟甲,当时的人们将甲骨文刻在上面用于记事。

一、点画独立楷书的点画各自独立,每一点画都有起止,上一笔尾与下一笔首之间没有附钩、牵丝,不相萦带连属。二、用笔严谨楷书不像行草书那样欹侧取势、率意放纵,点画的长短粗细变化不大。其结体均衡匀称,用笔极为严谨。因此有时简直苛刻到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嫌短,宽一毫嫌肥,窄一毫嫌瘦的程度。三、行笔较慢正是楷书用笔严谨,故其行笔较慢。

四、方多于圆楷书端庄整齐,不似行草书潇洒流动,故其转折处多用方笔,以表现其深刻凝重。转折处用方笔须提、顿、留、驻,因此行笔较慢。而行草书转折处多易方为圆,圆转用笔不提不顿不留不驻,因此行笔比方折要简捷快速。五、起伏较小楷书虽然每一笔本身从始至终的轻重有对比,笔画之间的轻重也有对比,但是这种对比的反差远不如行草书那样强烈。
3、楷书的两大类指的是什么楷书的两大类是大楷和小楷。小楷,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